朱昌平简介
朱昌平 教授,生于 1956 年
12 月 ,男,博士生导师,IEEE 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委员、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1979年荆州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在职学习取得武汉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证书, 2002年获华中科大硕士学位,自2008年9月起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

籍贯:湖北荆门
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博士在读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专业: 高频电路与声学技术
研究方向: 1.功率电力电子技术 2. 高频电路 3. 声学技术
社会兼职: 1. IEEE 会员;
2.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
2. 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
3. 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委员;
4. 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
荣誉称号:
1. 2008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2. 2004年当选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科研情况: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974044),超声、臭氧、紫外协同处理废水的机理与参数优化研究,资助金额:37万(2010.1—2012.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574038),超声水处理反应器的参数优化及机理研究,资助金额:25万(2005.1—2008.12)。
3.主持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CE2005026),基于CPLD的微量SF6浓度超声监控系统,资助金额:10万(2005.5-2007.4)。
4.主持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05406911),超声与臭氧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资助金额:3万(2006.1-2007.11)。
5.主持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B05-08),超声与CPLD技术为核心的SF6检测仪开发,资助金额:10万(2005.10-2008.11)。
主要科研成果:
一、获得成果
1.朱昌平,环要武,单鸣雷,齐本胜,陈秉岩.三种节能环保电力电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09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年1月28日。
2.Changping Zhu, Shichuan He, Minglei Shan, et al. Study of a peak in cavitation activity from HIFU exposures. using TA fluorescence[J].Ultrasonics 2006 ,44:e349-e351.(SCI: 200ZX; EI: 065210337320) (常州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3.朱昌平、范新南、江 冰、徐立中、宋凤琴。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模式探索与实践。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徐立中、朱昌平、张学武、范新南、黄凤辰. 通信电子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学生自主、协作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009全国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2009.11.30发证。
5.范新南,江冰,朱昌平,沈金荣,刘丹平。 全方位构建与实施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四大体系。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10发证。
二、出版专著
[1] 朱昌平,高远 主编,盛惠兴、殷明、姚澄、刘艳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年;
[2] 朱昌平、韩庆邦、李建、张秀平编著。水声通信基本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第1次印刷;
[3]朱昌平、李玉海编著。黑白电视机软故障修理100例,湖北科技出版社,1989年3月第1次印刷
三、发表论文
[1]Changping Zhu, Shichuan He, Minglei Shan, Jiacai Chen. Study of a peak in cavitation activity from HIFU exposures. using TA fluorescence[J].Ultrasonics 2006 ,44:e349-e351.(SCI:200ZX;EI:065210337320) .
[2]Changping Zhu,Minglei Shan,Shichuan He,et al. A precise sensor for SF6 based on piezoelectric ultrasound[J].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06,35:157-158.(SCI:0002444457000047,Ei收录).
[3]朱昌平,黄波,倪才华,段红恩,王瑞华。功率超声的声学参数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08,24(3):57-61 .
[4]朱昌平,殷冬梅,王琦。大坝CT技术研究进展[J]。声学技术,2007,26(4):646-649。
[5]朱昌平,张红苹,王森。新的BBADCP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6):1386-1387 .
四、专利:获2项中国发明专利
[1]朱昌平、林善明、齐本胜.测量SF6气体浓度的变送器及其测量方法.申请时间05.2.28授权时间2007.8.29:发明专利ZL200510037936.2证书号:342611
[2] 朱昌平、刘德有、单鸣雷. 水轮发电机组轴向位移德检测装置及工作方法. 申请时间06.1.24. 授权时间2010.3.1:发明专利ZL20061001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