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
发布时间: 2010-07-09

(领域代码430109)

 

(一)领域简介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及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及其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

我校在遥测遥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水信息获取与处理、水利测量与自动化装置、数字化仿真、计算机监控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等方面具有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学员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领域范围

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图象处理与图象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技术及其应用;微波传输、辐射及散射;微波电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电子束、离子束及显示工程;真空电子工程;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微电子系统设计与制备。

 

(四)培养年限与学分

工程硕士培养为3-5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个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革项目,可以是技术工程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设计计算书、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

 

    (六)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课

自然辩证法

36

2

必修

外国语

144

5

一、二

必修

基础理论 

高等工程数学

36

2

选修

二门

矩阵论基础

36

2

实用数值分析

36

2

数理逻辑

36

2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通信与信息理论基础

36

2

选修

三门

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

36

2

现代数据管理技术

36

2

遥测遥控技术

36

2

多媒体通信技术

36

2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36

2

光纤通信系统

36

2

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

36

2

数字信号处理

36

2

DSP技术与应用

36

2

计算机网络

36

2

领域专题(一)

36

2

必修

领域专题(二)

36

2

必修

跨学科课程

 

管理学

36

2

必修

建设项目管理

36

2

选修

二门

合同管理

36

2

技术经济学

36

2

组织行为学

36

2

高级电子商务

36

2

选修

二门

软件工程

36

2

并行处理技术

36

2

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综述及选题报告

 

1

 

中期进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