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内,有老师发明专利多达30多个
孙奕告诉记者,去年,除了溧阳以外,常州其他辖区的专利授权都以企业授权为主。在排名前10位的单位中,除了天合光能、南车戚研所等大型企业外,大专院校也是专利授权的孵化温床。常州大学、江苏技师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无论是专利授权总量,还是发明专利数量,都名列前茅。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科技部与国际合作部副部长丰土根教授告诉记者,学校对于师生的发明创新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并有各种优惠扶持政策,比如申请到专利后,前三年的维护费由学校支付;只要拿到一项发明专利,学校就给予5000元奖励;教师获得的发明专利,将在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时加分,而学生获得的发明专利,将在学生保研、考研、出国时加分。
从2010年至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申请发明专利达到了360项,其中授权的有80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授权的近100项。有的老师发明专利多达三四十项,有10项以上发明专利的老师也有10多位,而第一发明人为学生的专利也有70项,最多的一个学生申请了5项。发明的内容从自动跟踪聚光型太阳能热水器到可用于打捞太湖蓝藻的多功能环保型清漂船,从踢足球的机器人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船舶过闸吨位自动测量及收费系统,大部分都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自身的特色专业设置有关。
张金波老师是该校物联网工程学院省输配电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就是丰土根说的那个发明专利多达三四十项的牛人。除了正常的教学,他的精力主要花在了科研上。他说,从2005年开始,他的发明和企业结合得很紧密,企业急需的、实用的,就是他搞研发的方向和目标。他曾发明过一种电机节电器,有的企业电机装上这种节电器,一个月就能省1万多元电费,1年就能省12万元;他还曾发明过用于电视机的节电插座,这种节电插座具有省电、防雷的效果,结果,使用该技术的企业,生产出的节电插座,为企业产生近千万的产值。这一笔笔惊人的数字也从侧面反映了张老师的发明既提高了效能又贴切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