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平台·融智”系列活动 —— 科研交响·自然科学类平台学科融合报告会顺利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 2024-11-28

1127日,为加强和规范我校科研平台(自然科学类)管理运行工作,促进科研平台交流、展示,河海大学“平台·融智”系列活动 —— 科研交响·自然科学类平台学科融合报告会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织举办。科技处李彬权副处长、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范新南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韩光洁教授、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毛亿教授以及学校各平台相关负责人和重要骨干参加会议,信息院副院长霍冠英主持会议。

会上,韩光洁院长致欢迎辞,介绍了学院情况。科技处副处长李彬权在会上强调了省部级平台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科技处年度考核的新标准,在注重学术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平台团队科研管理的能力。

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范新南教授从实验室简介、年度工作总结和重组计划三个方面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范新南教授表示实验室建设要凝练和优化方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培育机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创新管理与评价机制,激发活力与动力。未来实验室会依据国家和行业需求进行方向和团队上的重组,以期更好的发展。

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毛亿教授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从年度运行总体情况、实验室建设基础、2024年度工作总结以及2025年度工作展望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介绍。毛亿教授指出,目前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支成熟的研究团队,有稳固的平台支撑,在科研成果和学术竞赛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现,但是未来将瞄准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产出更多更高水准的科研成果。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发言。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华教授表示学校和科技处的重视给各平台的交流提供了载体,两位的汇报使人振奋人心,从01的原创过程很重要。同时也强调了实验室的长效管理很重要,要将长效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资料整理要做在平时,以备更高效地完成验收。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延杰教授表明实验室需要有专职人员专做资料整理,也需要学院对平台进行有力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平台健康有序地发展。洪涝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江善虎教授认为此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交流,后续实验室建设和团队运行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希望未来可以互相交流商讨。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副教授觉得此次活动令他感触颇深,实验室应紧密结合国家和军工需求,将传统方向结合新兴热点,形成新的方向,保证实验室的运行和进一步发展,目前的工作重心也在这一方面。

交流结束后,李彬权副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极大地肯定了此次交流活动的重大意义性,认为各平台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未来也将紧密结合国家和各行业的需求,不断进行科研创新。

最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