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 2025-06-25

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由江苏省市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依托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和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并规划和提出研究方向和组织研究内容的实施。根据《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及《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建设规划,现发布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开放基金设立宗旨

开放基金的设立,旨在按照“流动、开放、竞争、联合、创新”的原则,结合本实验室自身特色和优先发展领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开展高水平的研究,通过项目研究,加强本实验室与国内外单位、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的成长,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提高本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工程创新能力,促进本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向

本年度支持的研究方向内容包括:

1、低碳型输配电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方向

主要研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开关设备故障诊断在线监测技术等关键问题、气体绝缘变压器绝缘性能、散热技术与集成制造技术、气体绝缘变压器替代气体(氮气、混合气体)绝缘特性、大功率电抗器及可控电抗器、滤波电抗器和消谐电抗器等关键问题。

2、复杂环境下输配电装备感知及智能方向

主要研究输配电装备多源多模态智能感知技术、监测网平台共性关键技术、智能化输配电装备在线监测技术、输配电装备一体化感知技术、输配电装备一二次深度融合技术、输配电装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识别与定位技术、电网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等关键问题。

3、新型输配电装备运维与系统智慧运行方向

主要研究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技术、输配电装备状态预警识别和故障诊断预测技术、输配电装备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基于大小模型协同的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智慧运维方法及健康评估策略。

三、申请人资格条件

凡从事本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关大中型企业的科研人员、教师、博士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等均可提出申请,其中非博士研究生申请人须有博士学位或者副高职称,申请项目主持人应在50周岁以下。

四、申请细则

1、本次开放基金资助额度分两类:5万元/项和3万元/项,分别资助2项;其中,资助金额5万元项目要求发表河海大学署名论文B1篇、项目负责人到校学术报告1次;资助金额3万元项目要求河海大学署名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学术报告1次。

2、项目研究期限为12年;

3、项目采取自由申请,择优立项的原则,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导师同意的前提下申请,研究成员中需有重点实验室人员参与。

五、申请程序

申请人应按本指南要求,按规定格式提交《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电子版本和纸质文件一式三份,纸质文件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后在指定时间内寄送到本实验室联系人。

本重点实验室组织学术委员会或聘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经本实验室主任签署意见后,通知申请人资助意见。

六、经费管理

开放课题被批准立项后,将设立相应的经费帐户,实行课题单独核算。开放课题经费使用范围:

1、到本实验室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往来的旅差费、住宿费;

2、在本实验室进行本项目研究时的相关科研费用;

3、与本项目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费用(暂不包括出国国际交流费用)。

七、项目管理

获本实验室批准资助的课题,每年按时提交“开放课题进展报告”、本年度发表论文的复印本和成果鉴定证书。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开放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八、成果管理

1、论文:应以“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

2、著作:扉页上应明确标署“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3、专利、软件系统、获奖、鉴定等成果应有“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

本细则中未尽事宜由本实验室解释。

九、附则

本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自公布之日起接受申请,至2025730日截止。所有申请的电子版本发送给联系人,并将纸制版加盖公章后挂号寄给联系人。

联 系 人:蔡昌春

联系电话:13961209107

E  Mail20031690@hhu.edu.cn

通讯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

邮政编码:213022

 附件1.《河海大学高质量论文期刊及学术会议目录》(自然科学类).pdf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doc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docx